新安县:小菌菇激发乡村振兴大“蘑”力
在生产车间里,叉车忙碌地穿梭,将接种好的杏鲍菇菌包平稳地转入培养车间;出菇房内,工人们正抓紧时间,将已经成熟的杏鲍菇精心摘下,并进行打包装箱;而厂房外,一辆辆货车整齐排列,蓄势待发,它们将迅速地将产品运往郑州、西安、北京等地……
目前,新安县青要山镇的食用菌产业正迎来丰收的喜悦。在偏远的大山深处,纸房村依托小小的杏鲍菇,成功撑起了村民们的致富梦想。
据青要山镇万吨食用菌生产示范区项目生产经理陈志娜介绍,该项目采用工厂化、标准化、自动化生产方式,实现了产量和效率的双提升。目前,该项目的菌包日产量已达到22000包,杏鲍菇日产量也高达15吨。44间出菇房里,工人师傅们日夜不停地采摘杏鲍菇,确保每天都有新鲜的果实上市供应。
与传统的土壤种植方式不同,青要山镇的食用菌种植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智能控温技术。这一创新手段不仅打破了气温对种植时间的限制,还显著延长了杏鲍菇的生长期。这不仅让农民有了更高的收益,也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在制包车间,原本需要人工完成的打包、套环、扣盖等工作,现在已由3台高效能的自动制包机轻松取代。这些机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,还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。而在接种车间,工人们只需简单操作,就能完成软管末端到菌包封口的接种过程,为后续的菌丝培养打下坚实基础。
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,青要山镇的食用菌产业正逐步走向成熟。未来,这里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,提升产品质量,为更多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。
在智能化控制的车间内,经过20多天的精心培育,成熟的杏鲍菇即将迎来采摘的季节。整个生产流程中,优质食用菌品种的选用、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均遵循相关标准规范,同时,以木屑、玉米芯等农作物废料作为主要原料,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,还实现了废菌棒的有机肥返田,推动了生态循环利用。
青要山镇纸房村的村民王丽,自从在这里工作以来,已经度过了三个年头。她表示,自己上半天班,还能照顾家里,一个月能赚到2500元左右,这对于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。
目前,二期厂房已经建成,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种植。两期厂房全部投产后,预计年产值将达到4500万元以上,这将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。纸房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武文龙认为,发展特色农业是激发农民内生动力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。食用菌种植产业的循环发展,无疑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剂强心针。